思政课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教学研讨会暨2020-2021学年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0-09-27来源:美高梅4688集团am点击:102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其第一、二卷,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的著作。本次教研部备课会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体现出的“人民至上、崇高信仰、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6个方面的鲜明特色进行研讨,并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课程、进课堂问题。教研部每一位教师都做了认真发言,现将发言稿摘录如下。


陈勇江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关于问题导向的理解与体会

马克思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是在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问题的基础上,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问题导向就是务实求真的导向问题导向就是坚持矛盾导向问题导向就是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就创新导向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老办法来应对,但更多的是老经验老办法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以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赵玲: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和践行者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中“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章专门论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尤其是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条原则。文中提到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逆向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欲望而破坏生命共同体的内在逻辑,秃山、荒漠、干涸、洪水等为表现形式的自然灾害就会给人类文明以极大的反作用,甚至于出现自然摧毁人类文明成果的“报复性”行为。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人的命脉在田”。农田关系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耕地就是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若要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的大事,使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焕发出勃勃生机,需要我们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尽可能地节水、节电、节能、节粮,遵循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原则,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和践行者。


邓伯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进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继第一、二卷之后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瑰宝,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最具时代性、权威性、系统性的原著原典。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系统化,进入原理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的一门关键性课程,如何实现第三卷与概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

一是精准融入二是塑造贯通三是铸魂育人第三卷与概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归宿,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升华,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向大学生思想认同的升华,把稳大学生思想之舵;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教材体系向大学生理论认同的升华,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向大学生情感认同的升华,厚植大学生情怀之道。


郑易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崛起的康庄大道

习近平主席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谈了很多方面的问题,都值得认真学习和领会,在此仅就我的专业谈一下学习习近平主席有关大国外交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改革开放、民主政治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述的体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站在全人类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思考有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全人类是一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和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理应承担起引领全球继续走和平与发展之路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及世界的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但形势越严峻,我们越要有战略定力,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的实现,广交朋友,沉着冷静,对反华势力的挑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外部压力越大,越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推动“五位一体”全面建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做到了这些,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们都能处于不败之地,并进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徐军:对外交往中不能丧失“斗争精神”

爱因斯坦说,“全世界最需要的是善意与力量的结合。”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仁爱和善意,时至今日,在这个反全球化、零和思维开始沉渣泛起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在需要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同时用好善意和力量。我们倡导以邻为善,和平共处,但是这样的思维不应该是我们看待世界的全部视角。
需要补充和进一步强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在战略上强化“斗争精神”。一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要始终保持和发扬我们的政治优势,始终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状态打好未来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攻坚战”“阵地战”“遭遇战”和“阻击战”;二是面对触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风险挑战,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敢于“亮剑”,矛盾冲突面前坚决斗争,要做战士、斗士,决不做“逃兵”,决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三是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个“看家本领”,提高驾驭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和管理等方面全面能力,让自己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四是学会斗争艺术,在战略和战术的统一中把握好斗争过程、斗争实效,在驾驭矛盾中掌握好斗争的时、度、效,不断磨砺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在实践历练中掌握斗争艺术。


陈红桂:以问题导向引领思政课专题化教

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鲜明的特点之一。无论是从十九个章节还是从每一篇文章的主题都可以看出总书记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从所文章中深切感到总书记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科学方法,为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出发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

原理”课教学中特别需要学习总书记的问题导向思维。“原理”统编教材涵盖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内容多、知识多、思想深。如“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讲授所有知识点,不仅教学时间不够,更没有时间安排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鲜明的问题意识,就是要结合现实将教材涉的原理问题化,问题化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专题化”。要做好专题化教学就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充分设计。一是要发现和研究问题,区分思想问题、政治问题、理论问题、实践导向等;二是要研究教材原理自身逻辑及其与各类问题的相融点;第三要将典型性问题与知识体系的结合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后是在反馈评估专题教学体系性、针对性、时效性、稳定性等基础上不断优化专题教学的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立德树人效果。


徐地龙崇高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信仰之崇高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民性,实践性与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类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是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了伟大的理论成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的时代。

信仰之崇高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一以贯之信念。志存高远,立场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不能丢失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的高扬和坚守,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理论的一条红线。


孙卫卫:谈对“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开放合作,命运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都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坚持推进经济全球化不动摇。今天,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全球化出现了一些逆流,但是我们要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就看不到未来,不能因为一时的问题就否定了全部。我们仍然要不断推进全球化,参与全球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因为中外关系出现某些矛盾就改变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因为目前的国际形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指示无疑给了我们指明了方向。


马杏苗:为人民谋幸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心和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目标之一。何为人民幸福?其基本的理解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人民幸福是共同幸福。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追求的幸福,不是一部分人的幸福,而指向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在最宽泛最根本的意义上旨向全人类的幸福,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其体现。二、人民幸福的应然样态。人民幸福是人的基本需要获得了满足,是人在诸种和谐关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愉悦的生命状态。三、人民幸福的现实状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更广泛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民幸福的实现程度存在着不同步性和差异性。


薛葵:问题导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基本思维方法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感触最深的就是贯穿其中的一条基本思维方法:问题导向。其实问题导向——实事求是一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格局下,总书记能再三强调并率先践行这条基本原则,是十分必要而及时的。

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直面现实,正视矛盾,找到找准“真问题”。无论是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论断,还是作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无论是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政策方略,还是要求在制度建设上补短板、强弱项,都来自于对“实事”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找对找准了矛盾的症结所在,凝练成现实具体的“问题项”。问题导向,就是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在实践中摸索问题的破解之道,以苦干实干“求破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持之以恒纠“四风”、刮骨疗毒反腐败,啃下贫中之贫“硬骨头”,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


华丽: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谈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以其勤劳、勇敢、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就是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凡是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孙存辉:天下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两场历史性演讲,向世界描绘一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产生了强烈反响、意义深远。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看来,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被提及6次。这一理念是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的结晶。中国人自古便推崇一种“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气度,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主张天下为公,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里已经蕴含了丰厚的“命运共同体”基因。


刘林娟: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由此可知,现实生活与现实需求才是理论得以产生的丰沃土壤。这就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多思考、多总结。然而反思生活本身与反思自我,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德尔菲神庙曾写过一条箴言:认识你自己。他们将认识自我作为一件非常重要且困难的事情,并以神庙箴言的形式告诫人们。

而面对如此苦难的事情,我们也并不能轻言放弃。此时,问题导向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方法论依据。依然记得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导师一直强调问题意识,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问题导向不谋而合。面对困难的事情,我们如果能时常谨记总书记的问题导向并养成这种习惯性思维,那么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就有了清晰的动力。这种思维在面对自我、面对全世界、甚至面对所有现实生活的时候,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然而,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它直接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踏实苦干。只有化理论为实践,才能真正地散发理论的魅力,捕捉实践的意义。


胡媛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

信仰反映了人们心中最深沉而笃定的一种精神寄托,表征着人们对某种形象、事物、理论的坚定信念和强烈信心。信仰能够激发人们感性层面的情感共鸣,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更容易在理性层面产生共识,从而汇聚成磅礴的精神力量。正如习主席所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质基础孕育出不同的理论学说,但真正能够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考验,成为人民群众终极信仰的理论必然是植根于现实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升华的,必然是逻辑严密且内含真理的,必然是面向未来且具有崇高导向的,必然是能够指导人类获得解放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早已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命运与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定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坚定信念和强烈信心,并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规制自己的行为实践和理想追求。

                                                                                      (2020-9-25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电话号码: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
  • 邮编:21110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